陜工網訊 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動力,充分發揮農林高校學子“知農、愛農、強農、興農”引領作用,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社會學專業謝雨潔、蔣宇佳、徐琳慧、杭可涵、張婷婷、張欣怡、周欣宸,協同社會工作專業曹瑞、金融專業李冰迅、植物生產類鮑明威、程思睿,共12名本科生組成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赴王上村生態文明建設調研隊,在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五泉鎮王上村進行“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實地調研、入戶調查、多主體結構式訪談等方式,開展調查研究,著重考察王上村人居環境治理、生態文化建設、治理機制構建、特色生態產業——獼猴桃產業等方面,充分發揮青年大學生懂網、用網等方面優勢,助力宣傳王上村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為實現新時代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參考范例,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性基礎作用,為提升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動力。
王上村,地處陜西省楊凌示范區城區西北8公里處,座落于隋文帝泰陵腳下,王上村總人口為1131人,耕地面積1281畝,流轉土地370畝,農業主導產業為獼猴桃種植,現種植獼猴桃769畝,設施農業大棚142畝,2018年以來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勁東風,王上村圍繞打造“鄉村振興的三秦樣板”的總目標,找準定位謀發展,內外兼修增顏值,構建了以村民為主體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實現了人居環境的全面改善,村民素質的全面提升。
西農大學子團隊首先與村負責人取得了聯系進行交流溝通。調研隊成員來到王上村,先跟隨村委會劉主任參觀王上村街道、農耕文化館、科舉體驗館、民宿區、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果品加工廠、王上村村民文化中心等地,在劉主任的宣講介紹中對王上村實際情況、村莊文化和特色產業有了基本了解,體驗了王上村特色隋文化,學習王上村關于如何進行人居環境治理的有效措施,具體了解產業建設的卓越成效以及獼猴桃加工的基本過程。
緊接著,團隊成員與王上村監委會干部進行訪談,他向調研隊成員介紹了王上村人口土地面積,產業發展,村民收入等基本情況。王上村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415元,集體經濟收入83萬元。在全區率先完成村莊規劃編制,繪制了新時期農村發展的總藍圖,門前統建,景觀公園,雨污分流,天然氣管道架裝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投入使用,黨史展廳,鄉村振興實踐館,科舉體驗館,農耕文化館,果品加工廠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用。并初步講解了民宿項目,獼猴桃加工運營,集體經濟旅游業發展等方面的現狀與問題。
經深入調研獲悉,為發展旅游業,村里設有馬場、網紅橋、彩虹滑坡等相關旅游特色景點;為發展獼猴桃產業建設,村內配置了食品加工廠與凈水廠。置身如今的王上村,美景如畫,產業興旺,村民們信心滿懷,斗志昂揚,呈現出生活環境整潔優美,產業勢頭蒸蒸日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新格局。根據王上村2035年規劃,王上村打算三年后將獼猴桃品種的更新率提升到80%以上,推進運營模式多元化,提升經濟效益。以“打造鄉村振興”的三秦樣板為主題,王上村將會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人均收入,建設美麗鄉村。
在入戶調查中,團隊成員與村民們進行深入訪談,首先調研了王上村人居環境治理中污水處理系統,廁所革命,煤氣改造的具體措施以及村民滿意度,其次收集了獼猴桃產業建設和生態旅游的成效和相關問題,為居民普及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政策和環保相關知識,提高村民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使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觀深入人心。
通過本次的實地調研,調研小組成員不僅親身參與與王上村生態文明建設,收集到了大量的信息,對王上村的發展狀況及經濟模式具有了深入了解,還重點考察了王上村特色獼猴桃產業,特色鄉村旅游業,在實踐中學習王上村鄉村治理經驗,同時總結出王上村的發展存在旅游業發展征地困難,村民垃圾分類意識不夠全面,獼猴桃產業分散化嚴重,缺少集體售賣環節等問題。在宣傳王上村智力成果,推動其向好向穩發展,為實現新時代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參考范例的同時,團隊更加堅定了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貢獻自己微薄力量的初心,努力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杭可涵 謝雨潔)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